搜索

您的关键词

农业园林

您的位置 : 首页 > 职称论文 > 农业园林 > 正文
摘要:调查发现,障碍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自然方面,地形地貌变化复杂,土地零散、坡陡贫瘠,气候差异大,气象灾害频繁;经济方面,基础薄弱、设施脆弱,建设投入不足,推广投入少;人力方面,推广主体体系不够健全,业务不够专业,客体方面素质不高,思想消极,主观盲目。分析认为,应当加强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御灾变能力,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推广与应用环境,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推广主体人员技术水平,改善客体接受力与应用力。特此撰文,希望能为促进推广服务提供补助。

关键词:农业推广;障碍因素;对策分析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资金投入,取决于人才,取决于科技进步与普及。分析认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增加投资,创建激励机制,对加快农科推广步伐,促进我县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障碍因素
1.1自然环境因素
一是耕地环境差异大。彝良地处昭通地区中部,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县内海拔520-2780米,沟壑纵横。耕地以缓坡地为主,大于25度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约40%,10-25度的坡耕地占30%,5-10度的耕地占13%,农事操作困难。长期以来,除高山少量平坝地能用上简单机械作业外,大部分均靠人或畜力耕种,耕种难度较大。二是气候因素复杂。我县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势起伏大,海拔高差悬殊大,造成南北干湿气候明显,南片温高、少雨,日照较多,北片日照少、降雨多;雨季分明;河谷区四季分明;立体气候突出,垂直变化大;具有河谷中亚热带气候类型区,矮二半山中温带气候类型区,高二半山中温带气候类型区,高寒山北温带气候类型区等气候类型特点。给作物品种布局、结构调整和技术指导带来很大困难,一个乡(镇)具有多种气候类型,需要多项技术或多个品种才能满足需求。三是自然灾害频繁。我县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以及洪涝灾害,但影响较大和程度较深的是两头低温、冷涝以及南部矮二半山以下的春旱及局部地区的冰雹也有较大的影响。我县自然条件气候复杂,以山区为主,由于群众基础条件差,文化落后,造成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难度大,防治技术推广难。新农药、新的防治技术方法普及推广难,造成生产上的损失大。
1.2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技术推广的客体是农民,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接受能力差,接受力和运用操作技能长期以来受传统种植方法的左右,耕作管理较为粗放,难于接受新的栽培技术措施和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农民虽然接受,但难以巩固,需要对所推广的同一项目或技术进行多次重复推广,巩固率较低。我县由于长期以来农民以种养业为主,群众耕作粗放,经济来源单一,经济收入较低,无力承担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投资需要,导致技术推广的配套到位率差。影响了技术推广的效益发挥和巩固,技术效益不足,反过来影响了技术再推广和技术深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来,土地分散经营,农民自我意识过强,部分农民我行我素,影响大面技术措施推广进程。农产品转化增值方面,由于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加工滞后,外销困难,部分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影响了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运用。
1.3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乡级农科站推广经费极少,推广人员从事专业工作时间也少,乡级农科人员下乡补贴不能保障,试验示范经费更少;二是缺乏对农业生产高新项目的持续性保护性补贴;三是业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1.4投入因素的影响
新的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需要必要的资金作保证,但由于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吃紧,推广主体由于经济来源单一,无力承担对新技术,新项目及培训等所需资金的投入,导致各种新的技术措施推广速度缓慢。
1.5种植业结构不合理
一是粮经比例不合理,重粮轻经思想在群众中普遍存在,致使经济作物种植与技术推广难度大,经济作物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新品种推广速度慢,推广质量差,新老技术更替缓慢,适应不了市场变化的需要。二是同一作物、品种间搭配不合理,优质优良品种推广进度缓慢。粮食作物品种主要是人畜共用型,经济作物品种大都是地方品种,品质差,产量低,经济效益差,近几年来通过政府部门和县、乡技术部门的努力,经济作物品种正在逐步改良。
2对策分析
2.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灌溉条件,综合治理荒山、荒坡,发挥推广技术效益,其中高稳农田建设及其配套水利等设施,集中人财物建立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园区,及建立县、乡、村、组合作、协作式的农业示范试验场,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广适应需要的微型机械,减轻劳动强度,促进技术推广。
2.2深化对农村经营体制建设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一是抓住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及中央、省、地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考虑加工利益,扶持龙头企业,以增强辐射龙头作用;二是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努力提高一体化经营水平;三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导,改变项目管理模式,切实发挥项目资金作用;四是以村组或优势作物片区为单位,建立产业协会或合作社促进技术推广。
2.3加强推广体系管理,引入竟争机制,改变管理办法
一是在体系管理上,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保证发挥作用,实现推广人员相对专业化,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必要的项目资金,鼓励技术人员创造收入、改善待遇。二是在人员管理中,不断的放松、放手,管效益、管流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竞争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在岗不在职不适宜推广的人员限期学习整改、调离、辞退或待岗等,充分调动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2.4加强管理力度,鼓励投入,促进新技术推广
一是努力增加投入,改善投入环境:如财政投入;农民投入;贷款投入。二是投入过程中,注重项目实施后的管理,使项目真正产生效益,让农民有真正的获得感,提高农民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优惠政策,鼓励县、乡、村干部及个体工商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开发资源,带动农业科技推广。
2.5加强农业执法力度,为技术推广保驾护航
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程序,加大打击假劣农资产品的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发展。要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保证农民生产安全,着力提高放心农资产品市场占用率,推动农资市场程序持续转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应当加大对种子质量、标签标识、生产、经营许可和经营权限的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农药的有效成分、隐性成分、登记证和标签标识的监督检查。三是应当加大对复混肥料、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产品的有效成分、登记证、标签标识等监督检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培训,营造打假氛围;加强案件查处,控制违法行为,为技术推广保驾护航。
2.6认真做好规划,分作物分种类,提高科技含量
经济作物方面:需要加大如柑桔园低改;樱桃园低改;李子园低改;蔬菜商品化生产;其它经济林果开发等技术推广力度。在粮食作物技术推广方面:以种籽为龙头的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技术推广;以芸豆、菜豆、大豆等为主的豆类技术推广;以燕麦、苦荞、小米豆等杂粮为主的杂粮豆类技术推广,充分发挥粮食作物的种植优势,提高科技含量。在扶贫项目的技术推广方面:根据项目需要分类技术指导,分片包干,在发展经济作物条件好的地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增加经济收入。在以粮食为主的地区重点推广以良种为龙头的单项技术综合配套措施推广为主。在推广的同时,抓住优良优质品种,推广突出新技术项目。对高寒贫困落后地区,以见效快解决温饱及基本粮食为主的技术推广为主。
2.7做好土地休耕轮作
抓住退耕还林还草与轮作休耕机遇,努力改善部分地区及个别农户,由于土地相对较多,劳动力不足,投入不足,耕作粗放的现状,对广种薄收的地块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
2.8采取多种形势加强农民培训
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夜校等方式加强农民培训,提高认识,同时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和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木生.浅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与对策《青海农技推广》1999年第02期.
[2]梁发祥.欠发达农村科技成果推广障碍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年03期.
作者:肖顺勇 晋崇烨 杨忠庆
单位:彝良县奎香苗族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彝良县植保植检站 彝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关热词 : 农业推广 障碍因素 对策分析

上一篇 : 陕西省建国初期农业推广的环境与推广方式

下一篇 : 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发展分析

延伸阅读

农业推广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研讨

我国农业推广服务问题及对策

制约我国农业推广的信息传播因素

陕西省建国初期农业推广的环境与推广方式

分享到: